會員登入
加入我的最愛
最新消息
健康資訊
醫學資訊
精選專欄
健康達人
保健交流
關於我們
會員服務
網站導覽
首頁
>
文章內容頁
2025年5月11日星期日農曆4月14日
搜尋EzHealth
搜尋所有網頁
媽咪寶貝
2009/3/6
防止嬰兒搖晃症候群。
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發現,對有新生兒的父母施予教育可以有效預防因嬰兒哭鬧而引起的嬰兒搖晃症候群。
西雅圖港景醫療中心(Harborview Medical Center)小兒科傷害預防與研究中心副主任Dr. Fred Rivara指出,通常新生兒出生二週內會開始出現哭鬧的現象,新手父母迫切須要了解嬰兒哭聲所傳達的訊息與因應對策。
Dr. Fred Rivara和他的同事推行一項名為「紫色哭泣時期(The Period of PURPLE Crying)」的實驗教育其中內容包括一個12分鐘的DVD和一本小冊子。該計劃的主旨在教育家長,嬰兒哭是正常的,而且哭聲會造成照辦者挫折感。以下這些都是嬰兒哭的正常原因:
嬰兒哭鬧的現象在出生二個月時達到高峰,接下來會開始下降。
哭鬧週期可能會延長。
嬰兒哭鬧有時會出現抗拒照顧者撫慰的動作。
嬰兒的臉部有時會出現痛苦的表情。
嬰兒有時會以長時間哭鬧來吸引照顧者的觀注。
嬰兒大多在晚上和下午較易出現哭鬧。
在美國研究的2738個個案中,有一半的新生兒父母有參與「紫色哭泣時期(The Period of PURPLE Crying)」的實驗教育,其他的父母則有收到關於嬰兒安全的相關資訊。參與實驗教育的父母普遍對於嬰兒哭鬧和嬰兒搖晃症候群有較多的認識,而且有6%的父母可以和其他人分享照顧新生兒所遇到的挫折。另外有7%的人更了解搖晃嬰兒是危險的行為。
而在加拿大有參與實驗教育的父母有13%的父母可以和護理人員分享如何處理嬰兒哭鬧,有13%的父母更了解搖晃嬰兒是危險的行為,有8%的父母可以和其他人分享嬰兒哭鬧的因應方式。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所和小兒科教授Dr. Ronald Barr指出,改變以往的認知是改變行為的第一步,這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工作,因為研究結果表明教育有可以改變人們對嬰兒哭泣的想法。
根據統計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300名嬰幼兒因嬰兒搖晃症候群住院或死亡,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生存上下來但是遭受腦損傷、失明、耳聾、骨折、,癱瘓、認知和學習障礙或腦性麻痺等不同程度傷害。
在美國的研究結果將發表於三月Pediatrics雜誌,加拿大的研究將發表於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EZHEALTH 編輯部編譯
HEALTHDAY 資料來源
本則資訊發表於:2009年3月6日
安全期計算
掌握最佳懷孕時機
BMI計算
準媽媽懷孕日曆
媽媽教室資訊查詢
我的健康計劃
醫院診所藥局查詢
疾病資訊查詢
健康檢查數據查詢
首頁:
最新消息:
健康小百科:
安全期:
最佳懷孕時機:
準媽媽日曆:
媽媽教室查詢:
健康計劃:
醫院查詢:
疾病查詢:
健檢數據查詢
©
Copyright EZHEALTH IN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
台灣403台中市西區五權五街151號4樓之4
@
EMAIL:service@ezhealth.com.tw
Ω
TEL:886-4-24865158
最佳瀏覽解析度:1024*768
使用瀏覽器建議使用IE6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