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加入我的最愛
最新消息
健康資訊
醫學資訊
精選專欄
健康達人
保健交流
關於我們
會員服務
網站導覽
首頁
>
文章內容頁
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農曆4月13日
搜尋EzHealth
搜尋所有網頁
最新消息
2009/5/22
重複剖腹生產嬰兒的風險將升高。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第一胎選擇剖腹生產的產婦第二胎生產方式如果重複選擇使用剖腹生產方式生產,他們的嬰兒出生後被送進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的風險較第二胎選擇自然產的嬰兒高出了近二倍。
研究人員同時也指出,這些剖腹產的嬰兒也更可能有呼吸困難,需要補充氧氣的情況發生。
科羅拉多丹佛大學醫學院Dr. Beena Kamath指出,除此之外重複選擇剖腹生產的產婦及她們的嬰兒所花費的醫療費用也比第二胎選擇自然產的產婦來的高。
從美國來看剖腹產比率不斷上升。到了2006年時有31.1%的產婦選擇剖腹生產。
Dr. Beena Kamath指出,如果產婦第一胎生產時是選擇剖腹生產的方式那麼有90%的孕婦第二胎時同樣會選擇剖腹生產。專家不斷辯論是否應該讓這些孕婦選擇以自然產的方式生產第二胎,或是對第二胎直接進行剖腹生產,因為無論是那種方式都會有風險存在。
為了釐清這些風險,Kamath和她的同事們轉向科羅拉多丹佛大學醫學院的資料庫尋找答案。研究人員根據資料庫中2005年年底到2008年年中,343個在第二胎重複選擇剖腹生產案例及329個第一胎是選擇剖腹生產但第二胎選擇自然產的案例資料進行研究分析。
研究人員針對這二個不同群體之間的新生兒出生後送入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和有呼吸問題需要另外供給氧氣情況,以及醫療成本上差異做進一步分析研究。
Kamath的研究團隊再將這些案例細分為四組,在第二胎重複選擇剖腹生產的343個案例中再細分為104個在進入陣痛期時進行剖腹生產及239個在沒有分娩跡象前就進行剖腹生產案例。另外在329個第二胎選擇自然產的案例中再將85例嘗試自然產失敗最後改以剖腹方式生產獨立為一組,另外244例順利自然產的為另一組。
Kamath的研究小組發現,重複使用剖腹生產的嬰兒有9.3%被送進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自然產的嬰兒則只有4.9%被送進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有41.5%重複使用剖腹生產的嬰兒在產房須要使用到氧氣,而自然產則只有23.2%的嬰兒在產房須要使用到氧氣。另外送進新生兒重症加護病房的嬰兒中,重複使用剖腹生產的嬰兒有5.8%須要使用氧氣,而自然產的嬰兒有2.4%須使用氧氣。
順利自然產的嬰兒平均待在醫院三天,另外那三組所生嬰兒平均在醫院待四天。剖腹生產平均醫療費用是8,268美元,自然產的平均醫療費用是6,647美元。
Kamath表示,第一胎剖腹產後第二胎陰道分娩(VBAC)失敗案例中的新生兒最需要使用心肺復甦治療而且所付出的醫療費用最高。但是整體上來說,第一胎剖腹產後第二胎陰道分娩(VBAC)的組別不論是在醫療上或是其他方面的表現是比較好的。
Kamath指出,婦女選擇重複剖腹產應該先了解這些風險和差異後才使他們做決定。
March of Dimes高級副總裁兼醫務主任Dr. Alan Fleischman指出,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點是,您第一胎的生產方式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很有可能決定了你第二胎以後的生產方式。
婦女必須知道如果第一胎選擇剖腹生產,第二胎是有可能可以選擇自然產的。有些醫院不允許第一胎剖腹生產的產婦在第二胎時選擇自然產。孕婦必須盡早了解醫院的政策。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六月份的Obstetrics & Gynecology。
EZHEALTH 編輯部編譯
HEALTHDAY 資料來源
本則資訊發表於:2009年5月22日
安全期計算
掌握最佳懷孕時機
BMI計算
準媽媽懷孕日曆
媽媽教室資訊查詢
我的健康計劃
醫院診所藥局查詢
疾病資訊查詢
健康檢查數據查詢
首頁:
最新消息:
健康小百科:
安全期:
最佳懷孕時機:
準媽媽日曆:
媽媽教室查詢:
健康計劃:
醫院查詢:
疾病查詢:
健檢數據查詢
©
Copyright EZHEALTH IN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
台灣403台中市西區五權五街151號4樓之4
@
EMAIL:service@ezhealth.com.tw
Ω
TEL:886-4-24865158
最佳瀏覽解析度:1024*768
使用瀏覽器建議使用IE6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