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加入我的最愛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
  略過巡覽連結首頁 > 文章內容頁
2025年5月1日星期四農曆4月4日   
最新消息
2009/7/9
研究建議對新生兒進行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




一項新的研究建議對所有的嬰兒應進行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以減少其發展早期關節炎的風險。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最常見的先天性新生兒缺陷,常見的情況是新生兒髖關節接合太淺,或是接合不穩固,或關節脫臼。嬰幼兒時期發生這些現象會導致他們在年輕或成年人時期發生關髖關節關節炎。

研究人員分析的數據來自70多個研究和臨床試驗,最早的研究可追溯到1939年。研究人員分析這些研究報告後發現長期以來針對髖關節發育不良篩檢因應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
  • 對所有新生兒進行超音波檢查。
  • 由兒科醫生對所有新生兒進行體檢,針對危險因素使用超音檢查。
  • 沒有做任何新生兒篩檢。

這項研究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整形外科講師,及波士頓兒童醫院小兒整形外科Dr. Susan Mahan指出,我們發現要預防成年人早期髖關節炎最好的方法是對所有新生兒進行臨床檢驗,並對那些高風險因素新生兒進行超音波檢查。

高風險因素包括有髖關節發育不良家族史、臀位分娩的嬰兒或是須要完整體檢的新生兒。

Mahan指出,我們的研究證實,兒科醫生必須繼續目前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篩檢方式,我們的研究結果駁斥了最近的一份由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Task Force所提出關於不建議進行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篩檢的報告。

年輕的孩子,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比較容易處理。此外,早期治療,它更有可能是可以避免長期的併發症的。

治療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最常見是使用軟式吊帶加以復位矯正即可。年齡較大的兒童通常需要進行手術,清除關節內增生的組織,縫緊關節囊,再進行復位。如果還是沒辦法改善情況,則必須考慮進行置換人工髖關節,使關節結構更加穩定。

這項研究發表在7月發行的Bone and Joint Surgery。


EZHEALTH 編輯部編譯
HEALTHDAY 資料來源
本則資訊發表於:2009年7月9日
訂閱RSS書籤
首頁:最新消息:健康小百科:安全期:最佳懷孕時機:準媽媽日曆:媽媽教室查詢:健康計劃:醫院查詢:疾病查詢:健檢數據查詢
© Copyright EZHEALTH INC.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403台中市西區五權五街151號4樓之4
 EMAIL:service@ezhealth.com.tw
Ω  TEL:886-4-24865158
最佳瀏覽解析度:1024*768
使用瀏覽器建議使用IE6以上版本。